什么狗白色大狗?
白马非马和黑狗非狗。白马非马是一个著名的中国古代哲学命题,这个命题出自《公孙龙子·白马论》,而“黑狗非狗”出于《庄子,列御寇》,这里要谈的不是白马非马,而是黑狗非狗。狗的定义:对狗下定义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,如果你去网上搜狗的定义,出现的解释五花八门,最常用的解释是这样的: 狗属哺乳纲,食肉目,犬科,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畜之一。狗由狼驯化而来,在遗传基因上与狼的关系最近,是人工选择的结果。但这个解释是有严重缺陷的,虽然他解释了狗的生物学特点,但是没有指出狗的哲学上的属性,即为什么狗叫狗?为什么马牛猪羊不叫狗?为什么叫狗的必须有鼻子眼睛?为什么鼻子眼睛不叫狗?这就是个有哲学意味的命题。要解释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归谬的方法,归谬的方法就是假设,然后用假设去反驳命题。 我们先假设狗是一种哺乳动物,而哺乳动物除了狗之外还有猪牛羊马、人类等等。很明显哺乳动物这个定义太宽泛了,不能解释为什么这种动物叫狗,因为其他也能叫狗。这在哲学上又叫同语反复:什么是狗,就是哺乳动物。什么是哺乳动物,就是狗。所以哺乳动物不能定义狗。同样的,食肉目、犬科也不能定义狗,它们都太宽泛了。为了定义狗,可以把哺乳动物不断去抽象、归类,然后把分类越来越细化以接近狗,这就是通常动物学界对动物的做法。 但是这些分类都离不开同语反复,即用一类来定义一类,这种定义是空洞的。而且任何对各种动物的分类都必然受到人的世界观的限制,人怎么去分类是按照人的意志划分的,动物本身并不会去考虑自己属于什么种类,比如人类为什么把长鼻子的分为大象,而不是分为猪象?为什么分为猪而不是分为脏象?这是因为人的意志在分类,用类去定义类。这种空洞无内容的归类只适用于博物馆,而对人类理解宇宙是毫无意义的。 所以在哲学界对狗的定义是:狗是人类的朋友。这个定义是严格的,而且符合哲学内涵,定义要从被定义的本源开始定义,狗是因为能与人类和谐相处而被人类称其为狗,离开了人类狗就什么都不是,猪牛羊马都可以是人类的朋友,任何动物都能有宠物性,所以这些也不能被定义宠物。宠物只是对人类有宠物价值的动物的称呼,而不是某类的代名词。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推理,那么把猪狗不如中狗的概念替换掉就可以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:猪,不如人类的朋友。人类的朋友是指狗,人类的朋友不是指狗 。这句话很绕口,但是很有趣,也符合哲学思路,是人类的朋友不是狗,狗不是狗。这也可以类推到很多领域,例如:马牛不如猪,牛,不如猪。 万事万物都应该以人为中心去定义,没有人的参与定义就失去了意义,黑狗不是狗,黑狗不是指狗,黑狗不是人类的朋友。这种定义虽然非常有逻辑,但是不为社会所接受,人们不会叫黑狗为不是狗、不是人类的朋友。人们叫黑狗为狗只因为它长得和狗一样,有鼻子眼睛。但是其实黑狗有鼻子眼睛不代表其是狗,如果黑狗有鼻子眼睛,那么猪鼻子象眼睛也可以叫做狗。 只有黑狗能听懂人说的话,才是狗,所以黑狗不是指狗。如果黑狗不能听懂人说的话,那么人类不会接受把黑狗叫做不是狗,因为人的意志是黑狗=指狗,指狗=狗=指狗=狗。。。。。。这是用同语反复定义狗,没有任何的意义。黑狗非狗这个命题和白马非马是一个命题,黑狗不是指狗和白马不是指马也是一个命题。黑狗能推理出非狗这个哲学命题是非常有意思的,黑狗也是个非常有哲学色彩的动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