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尿带血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狗尿里带有血,也就是所说的“血尿”.造成动物出现血尿的原因很多。比较常见的有: ①膀胱炎或尿道炎;②急性肾小球肾炎;③肾结石并感染;④慢性肾衰竭;⑤急性传染病(犬瘟热、传染性肝炎等)的晚期;⑥肿瘤;⑦药物毒性作用等等。 血尿可见于所有年龄组,但以成年狗多见。血尿通常表现为排尿突然中断,狗紧张不安,频频排尿且量多,但每次排出的尿液中均含有血液,在尿终末时尿道口可残留血液。病犬可有发热、厌食、呕吐、腹泻等症。严重的贫血可使运动能力显著下降。如果病情继续发展,病犬可因严重脱水、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而死亡。
对病犬进行临床检查可见到:皮肤弹性差,干燥,无光泽,消瘦,被毛粗乱无光泽,精神沉郁。体温升高至39℃以上,呼吸脉搏增数,食欲废绝。
诊断方法主要依据临床检查和化验室检查。如实验室检查发现有红细胞、白细胞及蛋白含量的异常,应进一步做X线检查或其他有关方面的检查,以便找出可能存在的病因。
治疗原则是制止出血,预防休克发生,控制感染,补充体液和营养。止血措施可用维生素K、酚磺乙胺(止血敏)肌注,对严重出血者也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,如氢化可的松5~10毫克/千克体重,静脉滴注。还可以使用抗凝血剂如肝素等。对疑有细菌感染者,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。
对出现休克症状的病犬应及时补充循环血量,扩充血容量,纠正水、电解质平衡失调。可采用输液疗法,将适量糖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(每100毫升含NaCl147mmol,KCl2.5mmol)缓慢静脉注入。
为了阻止细菌在尿路上蔓延,还应应用有效的抗生素。在尿中培养出细菌后,应注意选择与病原体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。如果病原菌不能从尿中分离出,则可以按革兰染色反应判断,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同时,应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。对于由于传染病所致的血尿,除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外,应彻底治疗原发疾病。
对患有严重贫血的病犬,可以采用输血疗法。若由恶性肿瘤引起血尿,则应根据肿瘤的性质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,给予针对性的治疗。有些患犬可能是由肾脏发出的恶性病变引起血尿,这些肿瘤往往生长很快,且多为恶性程度很高的腺癌或肉瘤,对这种病程进展迅速的病例,宜及早实施外科手术切除,并配合化疗和放疗,以利于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。